夜色已深,鐘表指向1時30分,湖北省黃岡市羅田縣駱駝坳鎮燕兒谷電商助農直播基地內依舊燈火通明,人影攢動。
帶貨主播徐志新剛從直播間下播,就來到倉儲中心,把工人為新鮮天麻稱重、打包,順豐小哥幫忙裝箱、發運的視頻發到了微信朋友圈,并配文“三更燈火五更雞,順豐還在收快遞!”
徐志新是湖北省人大代表、黃岡市羅田縣駱駝坳鎮燕窩塆村第一書記,也是羅田縣駱駝坳鎮燕兒谷助農直播間的帶貨主播。在他的帶動下,羅田板栗、羅田天麻、九資河茯苓、英山小黃姜、紅安紅苕、麻城菊花等優質農產品成為直播間的熱銷商品。春節臨近,這些山貨在快遞和電商的支撐下走出大山,登上千家萬戶的年夜飯餐桌。
羅田是“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區縣,也是農特產品輸出大縣,物產豐富,僅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多達9個。元旦期間,徐志新通過4場直播帶貨,共實現網上成交3.7萬件,1.92萬人購買,成交總額108萬元,圍觀人數共計100余萬人,最高紀錄進入同時段全國帶貨榜第六名。
“互聯網的力量很強大。沒有電商的普及,沒有快遞的支撐,這些山貨怎么可能如此便捷地從大別山走向全中國?也正因為有了快遞進村,才有了農村電商的蓬勃發展。”徐志新告訴《中國郵政快遞報》記者,2020年春節后,受疫情影響,到黃岡旅游的游客驟減,再加上網絡基礎設施配套不完善、物流成本高企,農產品出山難,更賣不出好價錢。當年,燕窩塆村率先建起5G基站,實現了5G網絡全覆蓋。接著,順豐燕兒谷快遞進村合作點正式掛牌,建成了600平方米的燕兒谷電商助農直播基地,直接帶動當地農副產品物流成本下降30%以上。據不完全統計,順豐燕兒谷快遞進村合作點建成以來,共為電商客戶發運農特產品400萬件,支撐相關產值5000萬元。
在徐志新看來,直播帶貨的意義遠遠不是帶了幾百萬元貨,而是實現了一、二、三產業的聯動和融合發展,帶動了更多村民分享發展紅利,“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
在前幾天的直播中,羅田縣九資河鎮九資河村村民王足丹發私信給徐志新:“徐書記,我在家帶小孩讀書,地里有很多天麻。”第二天一早,徐志新就安排工作人員聯系上這位村民。如今,她已通過直播間銷售天麻1萬多公斤,實現收入30多萬元。王足丹說:“要不是通過這個助農直播間,這么多天麻只能爛在地里。現在不愁了,這個年也好過了。”
羅巧云今年53歲,是燕窩灣村燕兒谷電商直播基地的打包員。越到年根兒底越忙,這幾天她和其他同事每天打包農特產品上萬件。“這些是紅苕,還有糍粑、粉絲、土雞蛋……”羅巧云說,“忙點好,這樣我就不用出門打工了,在家就可以賺錢。”為了賺錢,羅巧云去過福建、新疆等地打工。10年前,丈夫在外施工時摔傷,自己又患上了糖尿病,無奈之下,他們又回到村里。燕窩灣村燕兒谷電商直播基地成立后,羅巧云就成了這里的打包員,每個月收入4000多元。“比在外面打工強,日子越過越好了”。
今年27歲的順豐員工胡知本是羅田縣鳳山鎮栗林咀村人,曾受邀進入徐志新的助農直播間。他在直播間介紹了便捷的快遞服務,讓直播間的觀眾吃下“定心丸”。“貨量大的時候,我們會來10個人左右,一天至少發3趟車。直播間下單的同時,我們就在基地內發貨,忙到凌晨一兩點鐘是常有的事兒。”胡知本告訴記者,他以前在縣城打工,每個月收入六七千元,入職順豐后,不僅收入增加了,職業歸屬感也更強了。“我們快遞就是做服務嘛,只要客戶有需要,那就加班加點干。”這個春節,他和同事們都商量好了,根據客戶出貨量,大家輪流值班,做好隨時全員出工的準備。
羅田橫亙在北緯30度,位于大別山南麓,海拔最高1729.13米,最低30米,高差近1700米,生物多樣性豐富。新的一年,徐志新給自己的最新目標是將直播間打造成“全國各地朋友北緯30度的菜籃子”。
“今年,我在湖北省兩會上提出‘加大支持力度推進快遞進村,建設縣鄉村一體化的農產品上行物流體系’的建議。呼吁建立縣域冷鏈物流園區,優化冷鏈網點布局;把快遞進村作為開拓農產品市場的關鍵環節,培育‘寄遞+電商+農特產品+農戶’的現代農業服務模式,實現農民收入和寄遞業務的雙增長。同時,培養更多了解電子商務的新型職業農民,支持電商物流企業與村委會、重點商家、村播網紅等開展合作,發展鄉村全域電商。”徐志新說,這些建議如能一一落地,將有更多的山貨走出大山,他的助農直播間也將成為“全國各地朋友北緯30度的菜籃子”。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