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國家經濟工作怎么走?就看年底中央經濟工作定調。明年物流與供應鏈行業怎么走?也看中央經濟工作定調。
圖源 新華社 鞠鵬 攝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5日至16日在北京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習近平在重要講話中總結2022年經濟工作,分析當前經濟形勢,部署2023年經濟工作。李克強對明年經濟工作作了部署。李強作總結講話。
圖源 新華社 鞠鵬 攝
會議給物流與供應鏈行業定了哪些調?
第一字“收”——看危機:物流的挑戰
會議指出:當前我國經濟恢復的基礎尚不牢固,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仍然較大,外部環境動蕩不安,給我國經濟帶來的影響加深。但要看到,我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各項政策效果持續顯現,明年經濟運行有望總體回升。要堅定做好經濟工作的信心。
解讀:預計全球通脹沖擊海外需求,俄烏沖突仍將繼續沖擊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同時新冠疫情仍多點多鏈多發。諸多因素帶來“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但需求收縮仍將是2023年最突出的問題,預計物流業2023年也面臨“外需不足,內需不強”的影響。
進入2022年第四季度,國際海運從過去“一箱難求”變“空箱堆港”,部分航線運價暴跌80%。預計國際航運物流企業受影響明顯。2022年,中國消費物流市場市場也度過“最難618”“最難雙11”“冷清雙12”。需求變化預計還將持續,對于物流企業還需坐穩內需市場。
12月14日,國務院官網發布《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年)》,其中22處提物流,21處提流通、12處提供應鏈。
第二字“穩”——定基調:物流的脈動
會議指出:做好明年經濟工作,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大力提振市場信心,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突出做好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會議要求,明年要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
解讀:面對需求收縮和復雜挑戰,中國經濟大車泥中行路,尤其需要行穩致遠。因此會議多處提到“穩字”,1,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2,突出做好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工作;3,明年要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
中國自2016年首次超越美國位居全球最大物流市場,中國在公路物流、快遞物流、海運物流等市場都位居全球最大市場。
2023年預計物流企業需要堅持穩中求進的投資策略,避免超前投資,預計數字化物流市場除頭部企業外,多數企業將難獲得資本支持,因此需要考慮提高商業轉化;同時需要強化整合抱團,保持穩健現金流。
第三字“防”——定大策:政策大環境
會議要求:明年要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加大宏觀政策調控力度,加強各類政策協調配合,形成共促高質量發展合力。
1、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力提效。2、穩健的貨幣政策要精準有力。3、產業政策要發展和安全并舉。4、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強。5、社會政策要兜牢民生底線。6、加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穩妥推進養老保險全國統籌。
解讀:分析六項宏觀經濟工作,其實可以用一個字“防”,由于風險與安全問題挑戰。1,積極的財政政策,或重在中央財政對地方支持,“防”地方政府債務風險。2,穩健的貨幣政策,或重在“防”范經濟資金鏈緊張及斷裂風險。3,產業政策要發展與安全并舉,“防”不安全更是重點,面對科技脫鉤斷鏈問題,產業鏈供應鏈安全尤其重要。4,科技政策要自立自強,也有“防”科技失勢和“防”科技引擎受損。5,兜底民生底線,也是“防”經濟下滑下的民生失保。6,新就業勞動權益保障政策,也是防就業生態失衡等。綜上可見,經濟政策不像過去需求旺盛時的“進擊性”政策,而是以“防御性”政策為主。在這種背景下,也需要我們物流企業把握適度的風險防御,同時尋求新興市場發揮“進擊性”投資,2022年我們看到中國物流企業加大海外尤其新興市場的投資。11月份,菜鳥物流首次公開巴西3年發展規劃,在巴西圣保羅建立拉丁美洲總部。極兔快遞網絡已覆蓋13個國家,2022年先后在沙特、墨西哥等起網。
第四字“新”——定頭緒:物流的重心
會議要求:會議指出,明年經濟工作千頭萬緒,要從戰略全局出發,從改善社會心理預期、提振發展信心入手,綱舉目張做好工作。一是著力擴大國內需求。二是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三是切實落實“兩個毫不動搖”。四是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五是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經濟金融風險。會議指出,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堅決防止出現規模性返貧。會議強調,推動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發展。
掌鏈解讀:會議重點突出五項工作要求,在需求收縮等壓力下,還是需要構建物流新基建,挖掘物流新增長點、推進物流新生態、引入物流新資本。因此,
1. 物流新引擎。2023年著力擴大內需方面,提到創新消費場景,包括社交電商、直播電商、即時零售等都在帶來新物流需求。預計相關的京東物流、菜鳥物流、抖音音需達都將受益。而天貓、拼多多Temu及抖音、希音等在跨境電商領域的發展預計在2023年也會帶來物流需求新引擎。
2. 物流新基建。2023年是二十大后開局之年,也是落實十四五規劃等關鍵年。在國家“十四五”規劃已明確提到“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建設現代物流體系,加快發展冷鏈物流,統籌物流樞紐設施、骨干線路、區域分撥中心和末端配送節點建設,完善國家物流樞紐、骨干冷鏈物流基地設施條件,健全縣鄉村三級物流配送體系,發展高鐵快運等鐵路快捷貨運產品,加強國際航空貨運能力建設,提升國際海運競爭力。優化國際物流通道,加快形成內外聯通、安全高效的物流網絡。”
3. 物流新生態。2023年也將是推進物流新生態的一年,會議提出,“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提升常態化監管水平,支持平臺企業在引領發展、創造就業、國際競爭中大顯身手。”對于國內數字物流平臺企業來說,這也是利好消息。包括電商物流領域的菜鳥物流等;公路物流領域滿幫集團、中儲智運等;同城配送領域的貨拉拉、滴滴貨運等;即時物流領域如達達快送、美團配送等數字物流平臺,正在營造新物流生態。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