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聊個“度數”高點的話題。
11月7日,“酒中貴族”茅臺與京東到家達成了戰略合作,以雙11為開端,雙方將聚焦全域營銷數字化、供給模式多元化等方面展開深入合作。預計今年年底,茅臺醬香系列酒4000家主題終端門店將上線京東到家,并最終達成全量門店的上線。上線京東到家后, 消費者前往京東APP首頁“小時達”頻道,或進入京東到家APP,即可選擇就近3-5公里的茅臺系列酒合作門店下單,并由達達快送提供履約服務,1小時內送到家。
在茅臺之前,京東到家10月底還與洋河達成了同樣的合作,實現白酒品類在即時零售平臺營銷投放的突破。數據顯示,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洋河就在全國230個城市實現“小時達”;剛收官的雙11,洋河在京東到家平臺成交額同比增長更是超過10倍。
好酒好喝不上頭。與茅臺、洋河等“酒友”的深度合作,其實只是達達集團最近兩年來深耕即時零售和即時配送兩大賽道的一個縮影。
我們知道,達達集團旗下有兩大平臺,一個是即時零售平臺京東到家,一個是即時配送平臺達達快送。前者是商流,后者是物流。“商流+物流”的雙驅動造就了達達集團獨特的商業模式,同時也使其形成了一個“業務閉環”。在驛站老鬼看來,這個“業務閉環”實際上也是一個線上線下全渠道深度融合的生態體系。
依托這個生態體系,達達集團一方面對內,為“大京東”的業務單元提供強有力支撐,同時也從“大京東”的資源協同與流量支持中獲益;另一方面對外,通過能力輸出、服務賦能,助力更多的商場、連鎖門店、便利店、品牌商、中間渠道商通過即時零售和即時配送,找到新的增量口。
事實證明,這樣的“大協同”是雙贏,或者說多贏的。今年雙11期間,京東到家(即時零售)直播成交額環比618增長超10倍;達達快送(即時配送)配送總單量更是達到2億,再創新高。11月15日達達集團發布的三季報也可圈可點,超出預期。財報顯示:
三季度,達達集團總營收為29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期增長20%。其中,達達快送平臺三季度營收11億元,同比增長29%;京東到家平臺三季度營收18億元,同比增長16%。業務穩健增長的同時,經調整凈利潤率同比提升11個百分點,盈利能力同比顯著優化。
在協同商流與物流、深挖存量與增量方面,達達找到了進一步盤活“留量”的鑰匙,也找到了持續激活“流量”的密碼。
01全品類,小時達
拆解達達集團三季報,達達快送增速亮眼,三季度營收同比增長29%。對此,達達集團在財報中表示,達達快送的增長主要來自于為連鎖商家提供的同城即時配送服務的訂單量上升。簡單講就是,訂單越來越多。
訂單越來越多,意味著需求在得到極大的釋放。具體是什么?雙11提供了一個觀察窗口。綜合百度指數和星圖數據,今年雙11期間的熱度雖然去年略高一點,但整體趨勢上仍然向下;各電商平臺的銷售額雖然有點“涼”,但其中有兩個細分領域卻很熱——一個是直播電商,另一個就是即時零售。尤其后者,訂單增速頗為亮眼。
根據京東到家發布的戰報:今年雙11,有超40萬實體門店入駐并參與,平臺在售商品超4500萬種,為超過2200個縣區市消費者提供全品類小時達、最快分鐘達服務。其中,超10萬新店成交額環比增長近8成。
另外一個值得特別關注的“細節”是——進入2023年后,京東到家將即時零售服務統一更名為“小時達”,提出了持續強化“全品類小時達”的服務定位,同時疊加“直播購物小時達”,讓消費者享受邊看直播邊下單,“直播還沒結束、訂單已到家”的暢快體驗。
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大件”品類的擴容,比如家電。數據顯示,雙11期間,京東到家平臺洗衣機、冰箱的成交額同比增長160%,煙灶套裝成交額同比增長超220%,不僅配送“1小時達”,還可享受“送裝一體”服務,無須二次預約,送達和安裝無縫銜接。
“全品類,小時達”帶來的線上流量也極大反哺了線下門店。還是以“大件”為例,同期數據顯示,今年雙11期間,京東到家平臺提供“送裝一體小時達”服務的家電家居門店數超過1萬家,服務用戶數環比上月增長80%。
由此我們也更加清晰的感知到即時零售領域正在發生的兩個大勢——
一個是平臺端的全品類競爭。據《“即時+”2023即時零售發展趨勢白皮書》調研,當前即時零售賽道已經進入了提質升級的新階段,不斷向全業態、全品類、全場景覆蓋方向擴張,品類越全就越能滿足消費者更多場景、更多元化的需求。
以京東到家為例,從合作門店看,既有百強超市(前100強中,已合作93家),又有沃爾瑪、山姆為代表的連鎖大店,還有絲芙蘭、小米之家、孩子王等代表的品類專賣店,以及諸多便利店、小店散店等;從商品維度看,已覆蓋生鮮、快消、3C數碼、家電家居、時尚運動等全品類商品。
一個是配送端的即時履約和交付。“即時零售”的核心之一和落地支撐,就是線下的快速履約與交。以達達快送為例,其訂單的平均配送時長不超30分鐘。“全品類”下的“小時達”也是在此基礎上做的延伸,服務半徑更大,覆蓋范圍更廣,適用場景更多。
據埃森哲此前發布的《聚焦中國95后消費群體》報告,年輕一代人更關注“速度”,有超過50%的95后希望在購物當天就能收貨,也愿意為更快的配送速度支付額外費用。如果能夠“免費”配送,帶來的拉動效應會更加明顯。
達達集團三季報還專門提到類似的“效應”:京東到家曾為全國業務所覆蓋的超2200個縣區市的消費者提供下單滿59元減免基礎運費活動, “免運”舉措推出后,商超用戶的下單頻次和留存率上都有顯著提升。
這些,恰是達達最大的優勢。
02全鏈路,快準穩
事實證明,在即時零售賽道進入“全品類,小時達”的新階段后,憑借“商流+物流”的雙重優勢和業務閉環,背靠京東體系的豐厚資源與流量支持,達達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品牌和商家加入,共建高效、穩定的即時零售生態。比如前述我們提到的茅臺,就是看中了達達在全域流量的數字化運營能力,以及在線上線下全渠道深度融合的觸達能力。
同時,我們也要保持足夠清醒,在“全品類1小時達”的新時代,“快”是核心支撐,但僅僅靠“快”還遠不能滿足越來越多元的需求,也解決不了品牌端和商家端的諸多痛點。
當“1小時達”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即時配送行業也在向全場景邁進,逐步向個性化、多樣化,甚至非標化發展。達達給出了一套涵蓋倉揀配的“全鏈路”解決方案。
1.因需制宜——準。針對客戶不同需求及訂單特征,達達快送持續優化個性化服務解決方案,匹配高效的履約模式,為B端大中小商家以及C端個人用戶等帶來優質、高效、專業服務體驗。
以沃爾瑪旗下山姆會員店為代表的商超和前置倉這類大店為例,達達快送與門店協同打造了倉、揀、配一體的全鏈路履約方案,解決SKU多且復雜、周末波峰明顯等商家痛點。
此前也有數據顯示,達達快送“倉揀配”在沃爾瑪進行全鏈路升級應用后,日均揀貨訂單量同比增長近290%,騎士到店取貨時長顯著縮短,以駐店和眾包騎士為代表的混合運力網絡,溝通成本低,響應速度快,騎士身穿聯名品牌工服,載著商超定制化超大餐箱,根據系統推薦的最優路徑智能送單,將商品高效送達給用戶,實現履約水平全鏈路提升。
以瑞幸咖啡等連鎖品牌和茶飲、餐飲、便利店等中小店,達達快送結合商圈駐店、騎士小隊等混合運力模式優勢,匹配這類行業客戶需求。今年火爆全網的“醬香拿鐵”一杯難求時,達達集結多層運力,高效應對訂單彈性履約要求,做到了“30分鐘送達率99.9%”的極致體驗。因為出色的保障能力,在瑞幸2023合作伙伴大會上,達達還特意獲得了“最佳戰略合作獎”。
對于小商家和個人用戶,達達快送則發揮眾包運力靈活優勢,建立高標準履約產品,提供極速接單、準時到店等服務,解決中小商家和個人客戶訂單高時效與全天候問題,達到人效最大化運用。
2.技術提效——快。以智能工具與算法能力提質增效,以數字化能力賦能全鏈條運營,提升精細化管理效率。
目前,達達快送已形成單量預估、配送仿真、訂單智能分發、合并訂單、路徑規劃、動態時效、精準樓棟定位、訂單全鏈路實時追蹤等在內的一系列“數智化”能力。其中,訂單智能分發系統日均規劃路徑次數高達1.76億次,訂單平均響應時間在10毫秒內,能夠實現海量訂單和運力的實時動態匹配;精準樓棟定位技術則通過歷史積累的數十億級騎士騎行軌跡數據,將訂單樓棟坐標準確率提升至95.1%。
騎士精細化管理方面,針對活躍在全國2600多個縣區市的百萬騎手,借助優化騎手分層運營,達達快送根據不同騎手類型,通過訂單智能分派引擎,提升騎士整體人效;強化眾包騎手標簽化管理,通過訂單智能集單和分發系統,實現更高匹配效率、更低履約成本、更穩定履約質量。
無人配送方面,達達無人配送平臺繼續發揮標準化開放平臺優勢,為接入的合作伙伴提供海量即時配送場景和訂單分發、路徑規劃,人機交互、末端接駁等多種能力,同時聯合毫末智行等科技公司,在七鮮超市、永輝超市、山姆會員商店等真實場景中實現常態化應用。
財報顯示,三季度,達達無人配送已完成超20萬商超訂單,助力連鎖餐飲商家同比增長25%,新簽吉野家、塔斯汀等連鎖餐廳;今年雙11期間,無人配送單量同比增長4倍。
3.多元運力——穩。依托自身兼具效率和彈性的落地配、即時配兩大業務配送網絡,打造“二輪+四輪+無人配送”多元運力模式,為大促訂單履約削峰填谷,保障商家全渠道訂單履約。
在驛站老鬼看來,“大車”可為客戶提供高效的集約化配送服務,在配送單量多、載重大、長里程商超訂單方面具有突出優勢;“小車”則具備在非機動車道路行駛、成本相對可控等長處,服務直達家門口,使得消費者在家就能收到商超訂單;“無人車”可以彌補部分業務場景的存在的人力不足,也可以緩解企業在人力方面的焦慮。
站在達達快送的角度,大家共同構成了一個整體,也可以說是一種生態。不論是人工運力,還是機器運力,都是為了讓即時配送變得更智慧,更具溫度。
比如,在單量精準預估上,與商家拉齊促銷節奏,結合歷史訂單數據,智能預估大促單量,仿真測算運力需求;在運力儲備上,圍繞訂單預估,合理進行彈性運力儲備,駐店+眾包靈活運力協同削峰,確保達成商家履約要求;在保障訂單履約上,通過增加訂單補貼,強履約訂單適時進行人工兜底保護,保障大促履約體驗。數據顯示,今年雙11,達達優揀揀貨員數量突破11.8萬,揀貨員總薪酬同比增長3倍。
結語
幸福三公里,萬物小時達。
今年10月18日,達達集團與京東進一步深化協作與融合,通過鏈接超市便利及各品類實體商家、品牌、騎士、消費者等多方角色,共同構建即時零售“幸福三公里,萬物小時達”模式,同時發布“五年行動計劃”,助力超200萬本地中小實體門店數字化轉型。在達達看來,以“即時+”為主的即時商業正引領中國商業新格局,即時零售則是“即時+”最具生命力的應用實踐。
顯而易見,作為即時零售三公里模式中核心的一環,達達快送已搭建起即時配、落地配、揀貨在內的全場景服務體系,并持續通過運力升級和技術創新實現履約效率和體驗雙贏,正順勢而為,乘勢而上。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