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新賽道,培育新動能,彰顯新優勢——山東郵政快遞業向“新”求“質”
■ 記者:王宏坤 通訊員:孫陽
只需3.5小時,青島大櫻桃就可抵達北京。在青島順豐開通首條低空貨運航線后,快遞新速度成為現實;
濟寧為500輛無人快遞配送車發放牌照,推動快遞物流服務從“汗水作業”向“智慧作業”轉變;
濟南持續深化快遞業與制造業兩業融合,打造郵政深度服務重汽智能網聯重卡項目,2023年僅立體倉庫一項就節省倉庫面積75%,效率提升80%,操作人員減少8%,單車物流成本下降10.8%,年節省物流費用1200萬元;
…………
在國家郵政局和山東省委、省政府堅強領導下,山東省郵政管理局(以下簡稱“山東局”)錨定“走在前、挑大梁”,向“新”而行,向“新”求“質”,在低空貨運航線、無人快遞配送車、深度服務制造業等方面加快培育和發展郵政快遞業新質生產力,取得明顯成效。
新賽道:低空航線試點起飛
6月17日10時,隨著塔臺管制員指令發出,一架滿載著1.3噸大櫻桃的低空貨運208B航班準時從青島慈航通用機場滑跑升空,用時3.5小時抵達北京密云機場。這是青島順豐開通的首條低空貨運航線,可實現青島生鮮最快6個半小時送達北京市民餐桌。
“這是我們在青島的首次嘗試,也為青島北京兩地低空貨物物流實現常態化運營打下了基礎。”順豐集團副總裁張戟介紹,此次飛行既是從青島慈航機場到北京密云機場的首飛,也是順豐首次執行環渤海灣的低空物流航線配送飛行。
作為一種新興的物流運輸方式,低空貨物物流正以其獨特的優勢逐漸改變物流行業的格局。今年全國兩會上,“低空經濟”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已有17個省(區、市)將低空經濟的相關內容寫入當地政府工作報告。山東省明確指出,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現代醫藥、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領域,新培育10個左右省級新興產業集群。支持濟南、青島、煙臺打造未來產業先導區。
順豐搶抓政策利好和市場機遇,在青島大櫻桃上市旺季試點開通低空航線。“以前,大櫻桃運輸大多是傳統的干線或固定的航班。此次嘗試開通低空貨運航線,可以在速度、鮮度上為生鮮產品雙重‘加分’,給消費者帶來更好的購物體驗。”青島順豐市場銷售部負責人王磊表示,經過試點探索,青島順豐有望常態化運營低空貨運航線。屆時,青島周邊城市的生鮮都可以從這里出發,從田間地頭到餐桌可以實現最快6個半小時到達。
“根據規劃,到2024年年底,慈航機場將開通至全國各地低空物流航線5條,年運輸貨物2000噸以上。我們運力充足,在醫療配送、道路巡檢等方面都有諸多應用。”慈航機場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和順豐合作,進一步拓寬了低空經濟應用場景,之后將根據市場需求等推動青島慈航至北京密云的低空物流航線常態化運營。
新動能:無人配送加速布局
7月5日,在濟寧市高新區接莊街道高新城投倉儲物流產業園,工作人員將分揀好的快件裝進無人快遞車,輸入指令,車輛向著目的地行進。
這些行駛在濟寧城區的“顯眼包”正成為郵政快遞業高質發展、高效服務的新動能。
“經過全面測算,公司的整體運輸成本降低了71%,配送效率卻提高了50%。”已為網點購置5輛無人快遞配送車的濟寧中通副總經理張超向記者算了一筆賬:每輛無人快遞配送車每天可承擔2000件以上的轉運派任務,往返大約160公里。僅此一項,便使得快遞員每天節省出2至3小時的工作時間,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在派送成本方面,單件成本由原來的 0.3元降至0.1元,每月降低派送成本約1.2萬元,如此換算下來,每年足足能節約14.4萬元的派送成本。
金蟬作為一道獨特的美食,深受消費者喜愛。兗州區行知網絡科技(濟寧)有限公司銷售的金蟬乘著快遞東風走向了全國市場。“為確保金蟬快速抵達消費者餐桌,除了采用冷藏車、優先中轉、優先派送等方式,今年還首次用上了無人快遞配送車運送金蟬。”濟寧順豐兗州片區負責人馬超表示,“6輛無人車每天4次將金蟬送往兗州中轉點,明顯縮短了運輸時間,提升了工作效率。無人車從公司到中轉點大約9公里路程,無人車僅需20分鐘即可完成攬收任務。”
今年,濟寧市郵政管理局聯合市工信局起草《濟寧市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與示范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積極抓好郵政快遞業智能網聯汽車測試與示范區域規劃建設管理、測試組織實施及安全管控,先期在曲阜開展試點。此后,曲阜工信、公安等部門聯合印發《曲阜市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與示范管理辦法(試行)》,全面推廣智慧物流。前不久,濟寧市為500輛無人快遞配送車發放牌照。“目前,濟寧已有30輛無人快遞配送車實現常態化運營,后續車輛將陸續有序投入市場。”濟寧局工作人員吳艷表示,未來,濟寧將重點圍繞城市快遞、醫藥、社區、生鮮等多元化基礎物流場景,打造城鄉自動駕駛物流網絡。
不只在濟寧,如今,青島的無人快遞配送車道路運行也在全面鋪開,濟南、濰坊、泰安等地也正有序開放無人配送車輛道路測試,預計到今年年底將有300余臺無人快遞配送車上路運行,這將進一步加快快遞物流服務從“汗水作業”向“智慧作業”轉變。
新優勢:兩業聯動深融互促
走進位于濟南市萊蕪區的重汽物流園,托盤立體庫區域高達十幾米的智能化設備映入眼簾。只見提升機絲滑“爬樓”,找到相應格口精準取料,一氣呵成。在料箱立體庫,多關節機器人根據系統指令和出入庫生產出貨需求,自動搬運庫料,高效完成“貨到人”“貨到點”的操作。
在這個占地1.2萬平方米的自動化智能立體倉庫里,托盤立體庫和料箱立體庫分區而立,其中托盤立體庫可儲存3萬個托盤,料箱立體庫可儲存6萬個料盒。這么多物料如何精準高效選取、運輸?
“我們的自動化倉庫WCS(倉儲控制系統),與中國重汽SAP、WMS(倉儲管理系統)實現直接對接,根據生產計劃實時發起物料需求指令給WMS,WMS將任務下達給WCS,WCS調度各種物流設備完成對應的任務。倉庫應用行業領先的RFID系統,實現專用器具的自動化管理。分揀中心還投用了牽引式AGV和頂升式AGV,能夠實現從立體庫到分揀中心全過程‘貨到人’揀選。”山東中郵物流重汽項目部經理張建飛解釋道。
山東中郵物流與中國重汽已合作14年,陸續同重汽集團下屬多家二級單位及800余家供應商建立了物流合作關系,成為汽車物流行業的領導型物流企業。據悉,山東中郵物流通過創新重汽供應鏈管理模式、作業流程、應用物流技術,助力重汽整車生產計劃完成率由60%提高到98%,訂單交付周期由平均25天縮短到平均9天;單班產能由260輛/天提升至450輛/天左右,運行質量指標提升30%,供應鏈成本降低15%,物流成本年降5000萬元,人工成本節約近億元。
“每一年都有新的嘗試和突破。”在回顧合作歷程時,張建飛介紹了他記憶中的幾個關鍵年份:2019年引進輪胎自動分裝設備,完成輕卡輪胎分裝工藝改造,將輪胎分裝由原始的手工分裝轉向自動化分裝,效率提高了80%,由人工分裝帶來的質量問題降低了60%;2022年,服務重汽業務全面升級,場地從濟南黨家莊搬遷至萊蕪區,配套物流園總投資10億元,占地面積343畝,園區分為智能立體庫、平面庫、分揀庫、恒溫庫、化工品庫,投入智能設備150套,能夠實現自動導引、堆垛、分揀,是目前全國商用車行業規模最大、智能集成度最高的集約物流中心;2023年郵政重汽項目實現營業收入2.096億元,僅立體倉庫一項就節省倉庫面積75%,效率提升80%,操作人員減少8%,單車物流成本下降10.8%,年節省物流費用1200萬元……
“這一典型項目不僅為快遞業與制造業兩業融合發展提供了更開闊的思路,也成為山東省郵政快遞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優勢、新樣本。”在山東局政策法規處處長孫偉言看來,山東中郵物流積極探索智慧供應鏈在工業產業端的應用,實現了從最初的單純運輸到提供采購物流、入廠物流、生產物流、售后物流服務的轉變,寄遞物流深度嵌入重汽各個生產流程,提高了中國重汽整體制造能力,提升了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降低了制造成本和能源消耗,有效助力中國汽車行業供應鏈轉型升級。
山東局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著力打造一批快遞業與制造業兩業融合創新發展應用場景,培育形成一批兩業融合發展標桿企業,進一步推動兩業協同聯動、深度融合,推動寄遞物流降本增效提質。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