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5年前后,專線開始了一段轟轟烈烈的專線平臺化整合風潮,大大小小的眾多專線參與了其中。
但是那時候,大部分平臺都是以資本為導向,務虛的多,不太注重專線的實際運營能力。一個又一個的平臺最終折戟沉沙。
這也帶給了眾多參與平臺的專線無盡的傷痛,導致至今仍然有很多專線物流人一談到平臺就心有余悸。
隨著資本的偃旗息鼓,專線平臺也沉寂了幾年。去年,融輝物流殺入大票零擔領域以后,平臺戰火似乎又被點燃了。平臺整合的聲浪又是一浪接過一浪,圍城內外有積極參與的,也有冷眼旁觀的。
專線物流老板們似乎又要選擇自己的未來了,向實?還是向虛?哪個才是自己的未來?
火熱的市場又給專線兄弟們帶來了選擇的焦慮。經濟下行,資本遇冷,燒錢模式行不行得通?深耕經營,做好底層盈利邏輯,自己能不能做到?
市場是一個大浪淘沙的過程,底盤有多穩,企業的生命周期才會有多長。專線經營是在蚊子腿上摳肉的活,沒有躬身入局,就無法理解專線經營的苦與樂。
而三志物流是一家實實在在的、重運營的公司,成立20多年沒有融過一分錢,但是自我造血功能非常良好。
這得益于多年來三志一直致力于深耕線路運營,把流程細節管控到極致,不浪費一分錢,讓每個崗位都能因為成本的降低而受益,使公司的利益和員工的利益捆綁到一起,激發員工在工作中的自我驅動。
2024年,三志全網營收80多億元,但是總部純管理人員不超過100人,基本都是下河游泳、躬身經營的人,極少有在岸上搖旗吶喊、大呼加油的人。所以,正因為三志的務實精神,三志各個子公司不僅發展快,經營情況也非常良好,所有的子公司都是盈利狀態。
這也就讓三志公司有了今年出資1億元、明年2億元、后年4億元,來收購專線的底氣。
那么,想要加入平臺的專線,該如何選擇呢?
專線加入平臺,是一個資源互補的過程。一方面,平臺要搞清自己需要什么樣的專線,要人還是要資源。比如,三志在選擇專線的時候,主要就是選人。三志在選人的過程中有句話叫“志同道合,品相從”,我們認為選對了人,事就能做好,否則就是無盡的內耗,傷己傷人,都不得利。
另一方面,專線選擇平臺的時候,也要想清楚自己要什么,要名、要利還是要發展。想著薅平臺羊毛的,其實也長久不了,短期的利益往往會帶來長期經營上的傷害。
專線的核心,還是要鍛造自己的經營能力,否則都是“無源之水,無根之萍”。所以,專線現在加入什么樣的平臺,歸根結底還是要考慮,平臺是不是能為自己的專線賦能,是不是能讓自己賺更多的錢,賺更久的錢。
現今大票零擔市場紛紛擾擾,各大平臺各有優劣,希望那些正在尋找平臺加入的專線兄弟們,能夠找到適合自己平臺。而三志計劃用1億元來收購專線,也是有意愿和專線兄弟們共建平臺,也愿意讓那些在尋找平臺的專線朋友們能夠來了解三志。三志愿意和大家一起陪跑,從相識到相知再到相處,并承諾“不拋棄、不放棄”,與專線同建共享,攜手共進退。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