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網絡
在快遞行業,甚至在通達系里,韻達不算突出,然而2023年的年報,卻給人們帶來了驚喜。過去的一年,韻達做對了什么呢?是精細化管理,還是研發創新驅動?今年的韻達,還將面臨什么樣的困境?除了行業困境,韻達還將面臨自己獨有的什么痛點呢?
一、韻達現狀
談起頭部加盟電商快遞企業,非三通一達莫屬,當然還有后來者極兔,而在三通一達中,韻達并不突出,甚至排名靠后,然而2023年,還有剛過去的2024年第一季度,韻達卻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交出一份“超預期”的成績單,令人感到意外。
先看一組數據:2023年:凈利潤16.25億元,同比增長9.58%;業務量188.54億件,同比上升7.07%;市場份額達到14.28%。2024年第一季度:凈利潤4.12億元,同比增長15.02%,業務量49.42億件,同比上升29.14%。
韻達2023年188.5億件,同比176.1億件增長7.1%,雖然增速不高,但從負增長的坑里爬出來,止跌回升就是最大的好事情。
更為重要的是單票經營成本的下降:2023年單票快遞經營成本為2.10元,同比下降10.21%;單票核心經營成本為0.87元,同比下降11.18%;2024年第一季度單票快遞經營成本進一步下降至1.98元,同比下降16.19%。
2024年第一季度的核心成本指標實現了上市以來的最佳水準:單票分揀成本降低至0.34元/票;單票運輸成本降低至0.42元/票;這可能是韻達2023年營收下降,利潤增長的原因所在。
取得了這些成績,是服務時效和服務品質的“能力累積效應”的加速顯現。隨著在樞紐轉運中心、設備自動化智能化、運力運能提升、數字化信息化建設等核心資產方面的投入逐漸完善,韻達以產能利用率提升為導向,促使資本開支目標由核心資源能力擴張轉向維持。
在成本管控方面,韻達已通過靈活調整經營策略、充分挖掘數字化和核心資產優勢、充分落實干線運輸成本管控、轉運中心成本管控等各項精細化管理措施重塑了核心運營成本優勢。
二、友商沖擊
那么,韻達的未來是否樂觀呢?當然不,對于快遞企業來說,淘汰賽遠沒有結束,不進則退,面對友商的虎視眈眈,韻達絕不可掉以輕心。通達系各家系出同源,知根知底,相似的產品、相似的服務、相似的價格,這使其競爭更加慘烈。
三通一達的中通,擁有最多的業務量,同時又是最掙錢的,據說比順豐還能掙錢,2023年302億件,掙了90億,每單接近2毛8,2毛9,而韻達的單票快遞業務收入為2.30元,業務量188億件,和中通相比,有不小的差距。
強者恒強,從2016年起,中通就走到加盟快遞品牌的龍頭位置,業務量規模躍升行業第一,并一直保持至今。但是近兩年,中通的市場份額變化不大,2021年市場份額為20.6%,2022年市場份額為22.1%,2023年市場份額為22.9%,但是這是在極兔快遞的異軍突起,爭搶市場份額的情況下實現的。中通快遞將利用市場份額大幅領先的優勢有更大的騰挪空間,全面豐富自身的生態,能夠突圍出低價格競爭的態勢。
圓通速遞全面加大國際化的布局,同時全面推進圓通速遞、圓通航空、圓通國際、圓通商業、圓通金融及“航空物流樞紐”生態體系建設,圓通營收增速領先韻達與申通,從3月份的單票收入來看,圓通已超出上述兩家快遞0.25元以上,圓通正在擺脫低價標簽,走出獨立行情。
從市值看,韻達排在申通之前,距離曾經的對手圓通和中通則很遙遠,也不到半個極兔速遞的市值。
極兔創造了成立時間最短上市最快的紀錄,將全面提升其市場份額及國際化的領先優勢;申通通過不斷提升產能及相關平臺的賦能,想重新證明自己是中堅力量。但目前來說,韻達、申通、極兔仍需要為業務量而戰,低價仍是最尖銳的武器,韻達的現實對手是極兔與申通,三者的爭奪更加白熱化,處于焦灼狀態,未來爭加盟快遞第三把交椅的戰局仍有懸念。
想要不犧牲利潤的前提下打贏價格戰,對于申通、韻達、極兔來說,只有一條降本增效的路,那就是不斷降低核心運營成本、管理成本、末端成本。在這方面,韻達似乎摸索出了一條可行的道路,韻達一季度兩項成本大幅下降23.25%至0.76元,核心成本實現上市以來最佳水準,僅比圓通高出一分錢。
最新消息,在被菜鳥告了之后,拼多多已拿到快遞牌照,快遞末端、乃至整個快遞行業將增加了新變量,韻達將迎來另一個重要對手。
三、破局之法
當下,我國快遞行業正在不斷遇到新型挑戰,尤其是新型電商快速崛起下。目前電商快遞業面臨的形勢是多元化電商平臺齊頭并進,消費分級大量釋放包裹,農村電商市場也加速釋放快遞增量,快遞在國民生活場景愈加日?;?。
在這樣的形勢下,韻達要想在快遞業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就要在保證存量客戶穩定性的基礎上重點關注各類因素帶來的新增量,增強服務的主動性、前置性,以高質量發展為引領,向綜合物流供應鏈解決方案的運營商方向發展,具體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破局。
1、深度綁定加盟商
快遞是一個重資產的行業,需要車輛、場地、人員,而加盟制快遞,需要總部深度綁定加盟商,與加盟商勁往一處使,才能實現共贏。
韻達清醒地認識到這一點,在談其未來發展戰略時,就表示,單純依靠降價搶量的策略是行不通的,未來韻達的競爭戰略是通過恢復加盟商的市場競爭能力、恢復產品能力、恢復服務履約能力等方面持續提升綜合實力。在這里把恢復加盟商的市場競爭能力放在了首位。
韻達通過推進網格倉的建設運營,構建多種模式相結合、互為補充的末端投遞服務新格局,合理緩解加盟商平均投資強度,不斷降低末端運營成本,提高加盟商的盈利能力。
韻達需要更加開放,更加主動地向市場傳遞出自己的競爭力,讓加盟商及合作伙伴及末端看到韻達的成長性和未來潛能,以前的韻達習慣性把網點做小,導致網點經營成本下不去。
中通做法,韻達可以借鑒。中通很早就鼓勵加盟商購地建設處理中心甚至分撥中心,憑經營權向總部貸款,不需要其它抵押物,貸款利率也比較低。加盟商不僅提升了自己的處理能力,也為中通全網效能提升了做出貢獻,總部可以用最少的投入和最低的風險實現全網擴張的目標,并且加盟商與總部捆綁的更深。
2、新質生產力
新質生產力,就是科技生產力,對于韻達2023年取得了好成績,業內不少人士稱,得益于堅持的“科技就是生產力”原則,有人形象地稱,韻達是站在科技輪子上求發展。
我國快遞產業的發展正在經歷由小到強、由人工分揀向自動化操作、由粗放管理向數字化階段轉變。
從行業角度說,快遞業需要借助新質生產力所帶來的進步和變革,實現自身的跨越式發展。結合韻達實際情況來說,就是向技術要紅利,韻達一直以來致力于成為“以快遞服務為主業的數據科技公司”、“將公司裝進計算機的物流公司”。
對標中通,中通要求加盟商只要業務量達到一定規模的必須要上自動化分揀設備,過去是地市級,現在要求縣級加盟商加快上馬自動化分揀設備,提升產能的同時,也降低單位成本。當然,一套自動化設備,再便宜也要百萬,韻達要向中通看齊,還需總部出好政策。
未來,重視研發創新,筑牢核心競爭力,研發創新驅動公司高質量發展,持續夯實基礎設施底盤建設,持續加大在樞紐轉運中心、設備自動化智能化、運力運能提升、數字化信息化建設等方面的投入。
新質生產力,也是管理生產力,韻達組建協發委后充分發揮協發委這些成員的優秀成功管理經驗,讓不贏利的網點,明白人家的成功真的很多時候是靠管理,從財務數據分析什么原因導致的,讓承包區和內部人員知道,他的每一個動作可能帶來的財務結果是啥樣的,總之一句話,就是利用核心資產優勢、科技優勢和精細化管理優勢降本增效。
3、注重社會效益
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就要關注社會效益,這樣不僅樹立企業的正能量形象和良好的無形資產,從而促進企業的快速發展——涓埃之微 利他則久。
韻達開始關注企業的社會效益,最明顯的標志是4月29日發布《2023年度社會可持續發展報告》這是公司繼去年后再次披露在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ESG)方面的綜合成果。
特別是在環保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溫室氣體排放量同比下降6.28%,市政用水量及能源消耗量也分別實現了8.97%和6.27%的降幅,在公司治理層面,韻達股份展現出了對合規運營和可持續發展的深刻承諾。
然而ESG中,最應關心的,還是人的因素,對于快遞企業來說,就是快遞員待遇,韻達的快遞員,從收入、福利、保障上來看,與順豐、京東等直營快遞企業仍有一定差距。
韻達應有意識地放棄虧損件量,轉而將目標鎖定在有效盈利件量,并著重提升快遞運營能力和快遞員的待遇,當你發現“人價”超過物價時,才會真正步入正軌,到那時,韻達不只是韻達,而是社會的韻達了。
4、避免規模化陷阱
快遞是規模效應非常明顯的一個行業,規模也是“通達系”巨頭成功的必要條件,規模足夠大,以薄利多銷的手段,快速占領市場,成為市場份額絕對的領先者,通過優化調整運輸資源結構等舉措,獲得規?;б?、降低運輸成本,這是經濟型快遞追求規模效益的路數。
就目前來說,韻達不宜再追規模,而應放在單票上,以防陷入“規模陷阱”,其實,規模效應的核心是單票經濟,如果每票快件的各項環節能盈利,整體就會有更多盈利;而一旦某個環節的成本(中轉成本、運輸成本、包材成本、派費成本)承壓,整體就會面臨更大虧損。
盲目的擴大規模帶來的人力、管理成本和資金壓力,規模經濟反而成為了“規模不經濟”,拖累了長遠的發展。
快遞網絡的日單量達到6000萬件的時候,在成本改善上帶來的邊際效應是遞減的,這幾年,中國快遞行業的業務量增速整體呈現放緩趨勢,如果再以“規模為王”為導向,很容易步入“規模陷阱”。
中通開始有意淡化“規模增量”的具體目標,轉而更加重視和強調“價值增量”,這是一個良性轉變,韻達目前要做的是駕馭好規模,向中通學習。
回顧各行業的發展歷程,你會發現價格戰往往是行業發展的必經之路,它能塑造新的行業格局,也會讓更有效率的商業模式脫穎而出,然而,韻達需要脫穎而出的模式。
在這里還有一個資源整合的問題,近日,韻達股份擬清倉6695萬股德邦股份,曾占德邦股份總股本的比例為6.52%,從財務的角度看,韻達算是正收益,但從業務協同和資源整合的角度呢?韻達入股德邦本意是“資源共享”,是戰略投資。
5、進軍高端只是暢想
快遞企業高端與低端的雙向奔赴已成趨勢,順豐、京東向低端市場進軍,而中通,圓通則向高端市場推進。
人們習慣性將通達系快遞主打的“經濟件”“電商件”與低價、低端劃等號,而實際情況是,通過多年來的產能積累、技術升級和管理優化等舉措,通達系近幾年在時效提升方面的改善是非常明顯的,服務質量與順豐、京東等直營快遞的差距也在縮小。
中通正在全心全意向高端市場進軍,“中通標快”升級為“中通好快”,意欲在中高端市場破局,圓通的“圓準達”、當然,韻達也推出了“智橙網”。
就目前來說,處于通達系競爭下游的韻達,進軍高端只是暢想,而是要錨定“經濟型快遞”賽道,堅持做深做精,轉戰細分市場,做強做透,突破增長瓶頸,打破消費者傳統認知,能提供區別于同行之外的差異化產品,贏得自身的不敗之地。
中通董事長賴梅松說,希望中通能夠跳出通達,形成有差異化的競爭力,對于韻達來說,同樣要想“跳出通達”,也一直在做著相關的嘗試和努力。
結語:快遞行業的格局從來都不是一成不變的,不僅是韻達,就是中通與圓通,并未到達可以高枕無憂的地步。通達系之間明爭暗斗了好多年,今天的爭都依然存在,只是走到了比拼價值的存量時代。
時代不同了,快遞企業要轉變思維,對韻達來說,就是要找準自己的位置,明確自己的發展方向,將自己打造成為快遞行業的下一個標桿。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