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擔出海,迎來窗口。
來源 | 運聯智庫(ID:tucmedia)
作者 | 賈藝超
編輯 | 小L
快運一梯隊格局趨于穩定后,大家開始集體“出?!?。
伴隨著跨境電商爆發、制造業轉移、部分國家和地區的經濟增長等因素,跨境一直是物流行業這幾年的熱詞,高增長的市場,也出現令人震驚的增長神話。
一家現為拼多多集團跨境電商平臺TEMU提供物流服務的企業向運聯智庫透露,2022年底雙方洽談合作時,TEMU全球一天的單量大概只有20萬單,但到2023年底已經有超160萬單了。
這種吸引力之下,越來越多的零擔物流企業在國內站穩腳跟后,開始脫身“價格戰”內卷,布局增量市場。出海東風下,零擔物流企業能等到一個春天嗎?
零擔物流出海的三波機會
海外市場,正在醞釀一個性感的增長故事。
對于更加貼近B端市場的零擔物流網絡而言,至少可以抓住三波機會。
1)跨境電商。
TikTok Shop、TEMU、Shein、速賣通,被稱為中國電商“出海四小龍”。過去幾年他們的高速增長,正在成為全球電商格局演變的新變量。
這些電商平臺的帶動下,貨代、專線、海外倉、合同物流、快遞、快運等物流行業各細分領域的玩家們都在慢慢滲透入跨境的生態。
據商務部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5776億元,增長9.6%。物流企業業務普遍相對低迷的狀態下,跨境電商這一具備增長潛力的市場仍持續釋放紅利。
2)產業遷移。
貿易戰、價格戰等因素的影響下,一方面,鏈主企業在全球范圍內尋找價格洼地;另一方面,也有聲音認為出于經濟與就業的壓力,圍繞鏈主企業的供應鏈,在美國及其周邊地區出現制造業回遷的現象。
當然,就如產業集群形成的演進過程一樣,產業遷移也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其背后考驗的是制造業與供應鏈的協同作用。
隨著制造業在全球范圍內尋找制造業的成本洼地,供應鏈的配套也是必要條件。因此,換一個角度來看,對于供應鏈企業而言,也許貨量并沒有消失,只是換了一個中轉地。
與此同時,產業遷移直接帶動類似拉美、東南亞等地區制造業高速發展,就像國內零擔網絡伴隨著制造業的發展走向繁榮一樣,海外似乎也迎來快運起網的最佳時機。
3)“一帶一路”倡議、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RECP。
2013年,我國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及構建“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這一年起,中國與東盟貿易年均增速8.8%,高出同期中國整體年均增速3.8個百分點。
到2023年,中國-東盟雙邊貿易規模增長至6.41萬億元,東盟連續4年保持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地位。
期間,RECP(《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于2022年正式生效,其成員國包括10個東盟國家以及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和新西蘭5個非東盟國家。
作為全球最大的自貿區,RCEP的GDP、人口、貿易總額均占到全球總量的約30%。RCEP成員國之間承諾互相逐步降低關稅,最終90%以上的產品將實現零關稅。而這帶來貿易成本的大幅降低。
“一帶一路”倡議下,隨著RCEP的生效以及相關政策紅利的推動,中國與東盟貨物貿易總量保持高增長趨勢,區域產業鏈與供應鏈融合也更加緊密。
這種背景下,跨境貿易的貨物需求、數量、種類越來越廣,將會釋放出更大規模的貨運量和訂單量。
借力跨境電商先“入行”再“入門”
大多數快運網絡的出海業務,是從服務“出海四小龍”這樣的跨境電商平臺開始的。
2023年是跨境電商的“全托管元年”。這一年,TikTok Shop、TEMU、Shein、速賣通組成的“出海四小龍”,借助全托管模式快速跑馬圈地,在全球電商市場競爭中搶奪份額。
當然,全托管的策略也非常有效。要知道TEMU在2022年的GMV大概為十多億美元,有消息稱其2023年全年GMV達到了140億美元,一年實現接近10倍的增長。而TEMU內部對2024年定下一個激進的目標,GMV要達到300億美元。
全托管的核心,是通過低價爆品打市場,平臺負責店鋪運營、倉儲、配送、退換貨、售后服務甚至定價等環節,商家則只負責提供貨品,備貨入倉。
而到了2024年,跨境電商行業開始發生大的變化:
1)從全托管到半托管。
跨境電商商家通過全托管模式入行之后,開始思考如何放大自己的運營能力與產品能力。此時,平臺也希望通過放權的方式,扭轉消費者對平臺產品低質低價的認知,從而在占領海外市場后,放大GMV。
因此,商家逐漸參與到跨境電商的店鋪運營、產品迭代、定價等環節。與之相對應的,相對于過去的爆款策略,現在商家需要進行市場測款。
這也帶來商家物流服務需求的變化:既能滿足大批量爆款的運輸,同時也能夠滿足其小批量、多批次的測款。
零擔物流網絡的優勢,被放大出來。
據運聯智庫了解,目前安能、壹米滴答、跨越速運等零擔物流網絡,已經是TEMU的國內頭程業務的頭部供應商。
2)從中小商家的爆款出海,到品牌規?;龊!?/p>
某種程度上來講,全托管模式是跨境電商平臺“跑馬圈地”的時代,是平臺降低市場準入門檻的一種打法。
此前,百世國際跨境業務總經理吳林浩在接受運聯智庫采訪時提到,隨著海外渠道的打開,越來越多的品牌商也看到這個增量市場的機會。這意味著,不僅客戶通過線上渠道做B2C的業務,一些大的品牌也通過線下渠道做B2B2C的業務。
隨之而來的就是,過去的直發模式會逐漸減少,海外倉成為主流。這考驗的是國內網絡與海外節點、海外網絡的協同。
而百世的優勢便是,相對于順豐、圓通等通過收并購布局國際業務的企業,百世是實打實地完成在泰國、越南、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國家的快遞網絡覆蓋的企業。在品牌規模化出海的趨勢下,網絡之間的協同讓百世走在了出海的前列。
零擔物流出海打出差異化
不僅零擔網絡的頭部玩家已經把出海提到戰略位置,就連冷鏈零擔網絡瑞云冷鏈也開始布局海外市場了。
安能物流、跨越速運在服務TEMU等跨境電商平臺時,布局出海業務;壹米滴答通過在海外布局快運網絡,意在成為全球化的快運公司;百世快運則通過國際快遞、供應鏈、快運業務的系統助力品牌出海;中通快運在去年底啟動國際化戰略;瑞云冷鏈也是通過國際化戰略打開新的增長曲線……
事實上,從上述不同網絡接觸出海業務的契機來看,大家已經開始跑出差異化的路線。
1)國內頭程。
大多數網絡,是從國內頭程業務做起的。對海外經濟環境、政策環境、文化環境不那么熟悉的情況下,跟著巨頭做出海業務是大家的首選。
一方面,對于頭部網絡而言,國內的網絡覆蓋、成本能力等都是自己熟悉的領域;另一方面,在服務跨境電商平臺的過程中,也是逐漸入門的過程。
目前來看,跨越速運、安能物流借助成熟的國內網絡,成為跨境電商平臺頭程業務的核心供應商。
2)海外起網。
除了跨境電商頭程業務之外,類似壹米滴答、百世快運等快運網絡已經開始在海外起網,甚至冷鏈零擔市場的新星瑞云冷鏈也在今年開啟國際化戰略,在海外布局冷鏈零擔網絡。
其核心邏輯還是以東南亞為跳板,通過參與這些國家的經濟轉型、基建增長、消費升級等,將國內過去多年的成長經驗,重新復制到相似的土壤。
當然,這個復制過程需要與當地政策、文化等相適配。
比如,百世依托其在馬來西亞的快遞網絡,逐漸布局30KG以上的快運業務。壹米滴答則是借力極兔的資本及運營經驗,已經在在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相繼起網,已經打造了一定的網絡規模。
據壹米滴答透露,今年5月份其計劃開通菲律賓市場,下半年在越南、泰國起網,未來幾年將開通包括中國在內的10個國家,正式成為全球化的快運公司。
瑞云冷鏈則依托強大的股東背景,包括招商局創投、中墾基金等央企及政府資源支持,以及三菱商事、美國斯道、日本瑞穗銀行外部資源支持,從中泰業務互流開始,逐漸布局日韓和俄羅斯市場,并定下4年20億元營收的戰略目標。
3)多網聯動。
當然,在商流端從中小商家出海到品牌規?;龊5谋尘跋?,物流履約還需要多網聯動。也就是說,跨境業務除了快遞企業之外,也開始向供應鏈企業、快運企業、倉儲企業等開放,并從中尋求協同。
據了解,百世成功在東南亞搭建了幾張快遞網絡。如今其以東南亞本土快遞服務為基礎,逐步疊加布局東南亞倉網、大件快運網絡、跨境網絡等,形成中國、東南亞和北美間的B2B2C和跨境業務網絡。
目前,其已在泰國、越南、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國布局快遞網,并在馬來西亞成功落地大件快運業務。基于2020年就已經建成的馬來西亞快遞網絡,百世的快運網絡可提供單票30KG以上的寄遞服務。同時,通過國際干線拉通百世給內快運網,實現了馬來西亞快運網和國內快運網的聯動互補。
頭部玩家跑步入局,出海也在成為零擔網絡的必選題。根據入局的早晚,這些玩家已經開始跑出了差異化。誰能搭上海外市場的東風?你們怎么看?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